獲得約247,071條結果,(用時:0.1106秒)

【黑暴害港青】全港大掃毒 17學生被捕

... 她強調,打擊販運毒品及防止青少年吸食毒品是警務處處長首要行動項目之一,警方會致力透過執法及各項宣傳教育打擊毒品罪案,重申販運毒品屬嚴重罪行,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罰款500萬元及終身監禁。
報紙新聞2021-06-15 02:02:57

【思旋天地】人口老化 開放三孩生育

...展受到人力資源匱乏的影響。為求解決社會問題,期望延遲退休年齡,發展銀髮產業;政策配合,把生育、養育、教育等成本降低,才能鼓勵年輕人放開生育的難題。當然,最關鍵的是,人人有工做、經濟發達,社會穩定,是為之最。 過去家長忙着為子女求學校難,在香港新界以北,由於跨境學生多,甚至由幼稚園開始,已經難找學位了。殊不知近年來由於發生新冠疫情,在疫下已有很多學生退學了,尤其是跨境學生多轉回內地讀書。因而,不少學...
報紙新聞2021-06-14 02:25:26

【心窗常開】吃飯不忘水稻之父

...行動,更是對袁爺爺最好的報答呢。 袁隆平曾說,他是從母親那裏,知道了創耕耘、植五穀的神農氏。父母家庭教育培養了他熱愛讀書的習慣 ;我也是得父親的熏陶,喜愛閱讀,向偉人學習;在迎來父親節之際,我們吃飯不忘袁爺爺,閱讀要思傳父志,我們這一代,會否有傳父志之心,何以報父恩?
報紙新聞2021-06-14 02:25:26

轉型升級策略顧問報告(三):世界各國推行工業轉型升級及發展工業4.0的經驗總結

...球對議題的關注。德國並非視工業4.0為純粹的科技議題,或者只跟企業有關,而是意識到其與社會、法律、勞工和教育等存在連繫,會對全社會的未來發展帶來影響,因此需要通過不同界別的全力參與,共同推動。 製造業界與大學的互動緊密 德國的研發表現出眾,製造業界與大學的互動緊密,產學之間有良好的合作基礎,可歸功於當地多元的研發機構,以及政府在科學和科技領域上的大力扶持。當地對基礎研究工作尤為重視,有為數不少的科研機...
報紙新聞2021-06-14 02:25:17

全球8億兒童未復課 恐擴童工童婚問題

疫情下各國學校停課,即使可以上網課,亦無法取代在學校接受教育的環境,部分第三世界國家則連基本的網絡都缺乏。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在4月時估計,全球仍有8億兒童未完全復課,救助兒童會等人道救援組織亦憂慮,失學令兒童被剝削的問題更趨嚴重,如被逼勞動或結婚等。 UNICEF教育項目負責人詹金斯在4月時提到,疫情高峰時全球有約16億兒童無法上學,至今過去一年,卻仍然有8億兒童未完全恢復正常校園生活。他坦言去年開始停課時...
報紙新聞2021-06-14 02:25:09

學好普通話簡體字推動文化回歸

...文,三語是普通話、粵語和英語。應該說,普通話其實擁有與粵語和英語同等重要的地位。但一直以來,無論是在教育上還是官方場合,普通話和簡體字的使用都不多。中學主要以粵語和英語授課,除了普通話課就少用普通話。 國家教育部早前發布《粵港澳大灣區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21)》(下稱《報告》),建議香港在法律上明確普通話與簡體字的地位,並提出本港應該將普通話教育,適度融入考評體系,以明確普通話與簡體字的法定地位。 回歸...
報紙新聞2021-06-14 02:24:59

堅持「三個必須」 愛國愛港初心不變

...。香港各界要以不同形式,加深對共產黨歷史的了解,可組織公眾重走紅色史跡等。 三是中小學校要帶頭讓黨史教育進校園丶進課堂,把香港發展的歷史和黨史有機結合,加深對中國共產黨的認知,最終目的是要在此基礎上,自發自覺地認識到香港和國家是命運共同體,更堅定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全身心地投入到建設香港明天,推進「一國兩制」在新時代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從教育抓起,通過正確的史學觀念和課程引領,讓學生在課堂上...
報紙新聞2021-06-14 02:24:59

僅7%基層「老友」有定期體檢

...示最常使用公立急症室,可見長者平日未能管理健康,最終只會增加急症室負荷。 調查數據顯示,有81%受訪長者教育程度只有初中或以下水平、32%受訪者居住劏房、48%屬綜援人士,且有24%沒有主要的健康知識來源,因此未必能夠接觸和接收正確醫療訊息。 雖然特區政府過去亦有發展基層醫療服務,包括設立地區康健中心,但根據政府資料,葵青區首間地區康健中心的健康檢查人次仍未達到目標的一半,而即將於8月開幕的深水埗的地區康健中心,亦...
報紙新聞2021-06-14 02:24:57

警夥消防演練 增處理重大事故能力

...警方表示,這次演練不但提升人員於處理重大事故中的應變及與不同部門的溝通和協調能力,亦透過此平台作公眾教育以提高市民信心,令警隊及其他持份者能繼續保持高水平的準備,以確保在重大事故發生時,能有專業及迅速的協調和應變能力。
報紙新聞2021-06-14 02:24:56

【專家之言】智能化時代 勞工不能只靠體力

...的建築人才往產業化、機械化、智能化轉變;另一方面,要積極從一線農民工隊伍中吸收先進力量,通過培訓和再教育,培養一批新時代的產業工人。 隨着全國50歲以上農民工所佔比例持續上升,韓言虎稱,可以預見在未來一個階段,老齡化的農民工勢必將退出歷史舞台。「在產業化、工業化、機械化和智能化的發展過程中,建築產業工人若青黃不接,嚴重不足,未來行業出現無人工廠也是極有可能的事。」對於內地不少建築施工企業探索建立自己...
報紙新聞2021-06-14 02:24:55